播客 | 当具身的感官遇上AI艺术家 - 林茨特辑(中)
关于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
艺术、技术、社会——自1979年以来,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一直致力于探寻这三者的连结、交集及因果。林茨电子艺术节是一个位于林茨市的文化、教育和研究机构,下设多个部门。这些部门互策互励,形成了一个创造性的反馈意见循环系统,将焦点投注于未来,关注艺术、技术和社会领域交汇地带。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在“技术-文化”方面涉足之广,在全球范围内可谓独树一帜。
本期导听
Sp.
英国科学家、小说家斯诺(C.P. Snow)曾在剑桥的一次演讲里提到,彼时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一经科学革命,就形成了人文与科学两派文化。这其中的鸿沟在于艺术家不理解科学技术,而科学家不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他设想正在生长的能消除鸿沟的第三种文化,正由Edge.org每年的大问题(The Big Question)编者布洛克曼(John Brockman)推动。后者正做的是去除科学的神秘外衣,用科普让科学技术跑到大街小巷里去。虽然并非斯诺最开始设想的那样,这第三种文化还践行着将科学从殿堂里拽出来,应用到现实世界的任务,硅谷就是一例。
艺术也正需要从人造的殿堂里走出来,它本来是最亲近人的。技术至上的文化截肢我们的感官,艺术则给予人收复其感受力的材料——视听嗅触、空间、发生在心理上的时间旅行。我们已有很多科普,艺术普及却寥寥无几。
所幸,大众和艺术品的对话正通过更多好的艺术内容和展示送达我们面前。尤其是那些敢于以科学概念和前沿技术为己用的当代艺术家,他们正试图用最直观的方式问出一个又一个同我们的当代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今天问出最切身的问题、让人最为亲切的艺术品会是你在林茨电子艺术节看到的那样——当代艺术向科学、技术和当代生活伸出问候的手。这是另一种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第三种文化”:艺术和科学的无障碍对话。当代艺术对未来的推测精神,旨在在科学赶到之前,让不可能的可见(make the impossible visible)。
为了助益这一对话,请允许「神经现实」审慎的科学研究者(子铭、浩然、汉那)以及一位艺术记者(刀娘)做这文化的转译者。我们将在播客节目「神经漫游」里和听众一起漫游艺术,审视它提出的问题。
事前的提醒是礼貌而有必要的:这不是你经常接触到的那种展览介绍。这会是一番对艺术展的另类解说。
本期纲要
Sp.
#凝视之墙
[00:00] 凝视之墙:余光与眼动暴露的东西
[05:50] 艺术看得越多,越会看艺术?
[09:39] 后印象派和印象派艺术的科学基础
[13:34-18:45] 眼动追踪仪器的轶闻:平时看美女你都在看哪里
[20:10] 你的眼睛并非忠实的镜头,你的大脑是专断的导演
[24:53] 注视眼前人:论油画 vs 摄影的曝光成像
[28:33] 蒙娜丽莎的微笑,解谜的一种方式
[30:00] 为什么我们总能在各种奇怪事物里看到人脸?
# 地磁水琴窟
[32:40] 地磁水琴窟:将不可见的地磁线化作琴声
[41:45] 记得盯着水杯
[43:35] 一个联想:科学家 Abe Davis 的超级摄像头从物体振动解码声音
[46:18] 地磁水琴窟的布展
# 遗迹
[48:20] 大卫夸尤拉的遗迹、宜人之地、普鲁托和普罗舍宾娜
[50:50] 3D打印下,原子构成的生命的曝露;莫不是3D版的马奈?
[01:00:55] 视频形式的展品,宜人之地
[01:04:57] AI不能创作艺术:艺术的观念世界与艺术家的主观意识
[01:15:12] 非具身的AI可以创作艺术:具身的人看不懂的那种?
[01:17:46] AI削出的雕塑好“粗糙”;算法的创作是表征的表征
[01:28:18] 活在未来的艺术:那些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不问的问题,只好由艺术问出
[01:44:35] 下一期预告
精彩片段
Sp.
1
凝视之墙
汉那:我有个问题,大家觉得艺术家——尤其是作画的艺术家——看待作品和对象的方式和顺序,同观看者一样吗?我觉得是不一样的。一个重要的不同是曝光时间。今天我们都会摄影,比起胶片摄影,数码摄影的曝光成像是尤其快的,不需要等待。这也是为什么摄影能替代一些写实绘画的流派。画肖像和风景则不一样,因为人眼的曝光时间是很久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可能要花上几个月、几年,印象派的画家虽然强调快速抓住景色尽快画完,也需要几个小时。
汉那:其实我有一点点遗憾,艺术家在这里放了三个人像,其实是三张照片,而不是更古典的风景画,虽然这非常好理解,因为这件艺术品需要找到三个清晰的正面人像。但是我在想,如果艺术家放的是古代的肖像画,这种对比就会更明显。古代的艺术家可能要盯着一个人好几个月才能把肖像画清楚,我们观看的人一次性就能看完。这种反转、这种偏差可能会让艺术品也很有意思。
凝视之墙
—
图片来源:马里阿诺·萨顿(Mariano Sardón)和马里阿诺·西格曼(Mariano Sigman)
刀娘:我觉得你这个想法挺好的,但是我想,我们观看油画和我们观看照片可能不太一样。油画有很多的笔触和细节,蕴含更多想象。这和照片不太一样。比如蒙娜丽莎,你可能会盯着她的眼睛和嘴巴看,这时候如果用眼动追踪仪,和人看着照片的眼动追踪轨迹会不太一样。
汉那:前段时间,朱锐教授在神经现实Mind +演讲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他讲到,观看《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张肖像画时,为什么我们觉得蒙娜丽莎似笑非笑。当我们盯着蒙娜丽莎的眼睛时,她的嘴巴刚好在我们视觉区域相对不处于中心的位置,她的嘴角又有一个疑似上扬的阴影,让人觉得这个阴影就是她的笑容。但是当我们去仔细看她的嘴巴时,笑容就消失了。
2
地磁水琴窟
浩然:我当时站在那里听声音的时候,感到一种“感恩”的情绪,觉得自己像站在佛教的禅堂。(水琴窟)的声音确实很好听,特别优雅,一点都不刺耳。我去看展览的时候,发现进入这个房间,大家不自觉地就会安静下来。在我之前,已经进去了好几对情侣,还有一些年轻人,其实我进去的时候,里面加上我应该有10个人左右,但是大家几乎不说话,说话也是很小声的那种,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发现,这个环境会让人不自觉地安静下来。
我比较好奇,所以想问问,去看过展览的人有没有关注几个水杯?我进去的时候,就盯着其中一个水杯,这杯水稍微多一些,可能占杯子容积的70%左右,旁边还有一个水杯,水位差不多在30%。我就一直盯着这两个杯子,想知道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不是很不一样,但是最后我没听到。所以,我想请听众朋友帮个忙,如果哪位再去看展品,请帮我盯一下,如果有所发现,可以告诉我们。
地磁水琴窟
—
图片来源:赤松音吕(Nelo Akamatsu)
3
遗迹
汉那:艺术的观念世界还是很重要的。刀娘之前是不是采访过一个学机器学习的艺术家?
刀娘:对,但是他的创作作品,据他说,有把中国社会看作一个人工智能的思路。我一直想讨论算法生成的作品。作为对艺术感兴趣的人,我一直觉得比起艺术创作的一些技巧性的讨论和艺术的元素的构成,艺术家表达的语境和背景应该是更关键的。
艺术家的作品,是其思考的问题以及感知经验的一种准确的传达。技巧都是为其主观意识服务的。判断机器创作算不算艺术作品,很重要的一点是判断机器有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它有没有对这个世界有所思考,有没有觉得这个世界对它提出了问题,而它有必要用创作回应。
因此,对于机器创作的作品是不是艺术,我遇到学人工智能的那些朋友很坚定,我们每次都会争执,他们更坚定地觉得机器创作的是艺术,他们也更加相信机器有一天能够能够进化出自我意识。
遗迹
—
图片来源:大卫·夸尤拉(Davide Quayola)
汉那:我也有一些学习计算的一些朋友,他们认为有生之年神经科学是不能完全搞懂人的意识的,但或许还有时间去建造一个近人的人工智能。我们或许能利用这种生物来理解人的意识,而非通过哲学思辨或者研究人脑来理解。
刀娘:前面提到的,我采访过的机器学习艺术家,他他创作了很多作品,并认为它们是给未来的观众的,但是在他的想象中,未来的观众不一定是人类,他觉得未来可能会有人工智能艺术家,他的这些作品是想创造给未来的、可能是人工智能的观众。他也会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去理解人类社会,比如,他把人类社会看作一个大的整体,并思考艺术家在这个社会中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他觉得艺术家可能是一种提供新的可能性的角色。
延伸阅读
Sp.
/ 凝视之墙 /
眼动追踪仪器
一种能够跟踪测量眼球位置及眼球运动信息的一种设备,通过测量眼睛的注视点的位置或者眼球相对头部的运动而实现对眼球运动的追踪。在视觉系统、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目前眼动追踪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无创手段是通过视频拍摄设备来获取眼睛的位置。
视觉前馈
视觉系统中的前馈信息(feed forward)。这些前馈信息可能来自我们业已熟悉的事物的模版(template),能使我们复杂的视觉系统自上而下对所看物体进行粗略的预测——很可能连带着偏见。我们看到的不是事物本来的模样,视觉是发生在大脑中的。推荐这篇学术文章:[2017-08-25 | 反馈在人类早期视觉皮层中的计算功能/Computational function of feedback in early human visual cortex]
- 参见https://mgv.pku.edu.cn/kxyj/bdrzysjkx/268616.htm
节目中提到视觉皮层里各自为政的细胞
推荐朱锐教授的Mind+演讲“为什么艺术看起来是艺术”[演讲文字稿]:V1(初级视觉区域)对信息进行了并行处理,造成包括颜色细胞、运动细胞的活动,并分别与V4或V5细胞连接。在总体上,每个视觉区域都着重处理一个特殊的视觉属性,如V4的颜色、V2的形状和V5的运动;
推荐书籍《普鲁斯特是个神经科学家》(英文书评:Cézanne and Neuroscience),其中有提到塞尚艺术品的神经科学基础,说道塞尚的作品 “is what reality looks like before it has been resolved by the brain.”塞尚属后印象派,此后催生立体主义。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下图为塞尚作。
- 参见https://davisbrotherlylove.com/2013/11/19/paul-cezanne-and-neuroscience-vision-subjectivity-hubel-wiesel/
人的视觉系统十分擅长处理人脸
似乎是由于大脑中有专门的区域做这件事:梭状回面部区域 (FFA, Fusiform Face Area)。此区域损坏会引发“面孔失认症”,但看脸六亲不认。
- 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Fusiform_face_area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A2%E5%AD%94%E5%A4%B1%E8%AE%A4%E7%97%87
初级视觉皮层V1
也称布罗德曼17区(Brodmann’s area 17)或纹状皮层(striate cortex)
- 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sual_cortex#Primary_visual_cortex_(V1)
LGN,外侧膝状体
从视网膜传过来的外界的视觉信息,只占丘脑输入的5%,丘脑输入的40%实际上是来自于大脑的皮层。
- 参见https://mp.weixin.qq.com/s/IHcqyE-WA8kNhTIEC6RPlw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teral_geniculate_nucleus
凝视之墙的其中一位作者
马里阿诺·西格曼(Mariano Sigman),一名神经科学博士。后研究决策、认知架构和意识。2006年,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创立了“整合神经科学实验室”(Integrative Neuroscience Laboratory),这是一个由物理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工程师、教育学家、语言学家、数学家、艺术家和计算机学家组成的跨学科团队。
【Extra】一些挑战常识的最新研究:当你看到图像时,背后是哪些神经元在工作
视觉系统的构建极度精细,最新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典的视觉理论只能解释一小部分视觉皮层神经元的工作模式。
最新发表在《Current Biology》的一项研究发现,小鼠(夜行动物)的视网膜感光能力在夜晚并未增强,但小鼠会更频繁的观察和寻找光线。
/ 遗迹 /
迟磊的3D打印
“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参赛者迟磊使用了类似3D打印手法,下图为他的作品《此刻星辰不同往日》。推荐相关播客「告别摄影」第6、6.5期
- 参见https://mp.weixin.qq.com/s/vvckWr0zDKammV5uA8U8Tg
https://byebye.photography/
原子化的社会
主播提到的原子化的社会并非由齐美尔提出、汉娜阿伦特进一步论述的相关社会学概念。这里主播指的是18、19世纪提出和通贯的科学理论,原子学说,漫步进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领域,届时人们开始相信感官和事物都是原子组成。这是对生命形式的重新认识,也实际上是库恩(Kuhn)在科学哲学领域提到的一类范式转变。
/ 地磁水琴窟 /
作者的作品介绍
- 参见https://youtu.be/f2pmHX3As5c)
http://www.neloakamatsu.jp/chijikinkutsu-eng.html
磁感线
磁力线是人为的假设的曲线。磁力线有无数条,磁力线是立体的,所有的磁力线都不交叉,磁力线总是从 N 极出发,进入与其最邻近的 S 极并形成。等等这些都是人的想象。
- 参见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3%81%E6%84%9F%E7%BA%BF/83636
观看物体振动解码声音技术
机器视觉专家Abe Davis在TED上介绍的视频技术,此技术通过观看物体振动解码声音。
- 参见https://www.ted.com/talks/abe_davis_new_video_technology_that_reveals_an_object_s_hidden_properties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建筑的声音》
- 参见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63585/
/ 其他提及 /
微软小冰的作品《或然世界之绘梦》
普鲁托和普罗舍宾娜这一作品
学习的是雕塑《大卫》作者——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贝尼尼的雕塑《被劫持的普洛舍宾娜》,以下原作图:
艺术家大卫·夸尤拉(Davide Quayola)
他的个展展现了一贯的艺术理念,见Artnet一则报道
- 参见https://www.artnetnews.cn/art-world/meishuguanlikaifangdeyishushengchanxianchangkuayoulayijiqizaixiandegudian-107923
人工智能创作艺术品并拍出高价
该画作于2018年10月在佳士得拍卖行拍出了43.25万美元的价格,超出估价40倍。AI学习了14-19世纪间的15000副肖像画(在 Wikiart.com),分析所有的笔触、色彩、构图要素,生成肖像画。(下图)
- 参见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8673.html
人工智能雕塑
纽约艺术家本·斯内尔(Ben Snell)也做了一个人工智能创作的雕塑 Dio,训练的数据是1000多件古典雕塑的档案(包括《掷铁饼者》和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等经典作品),由树脂和电脑残骸3D打印。(见下图)
我们还提到
电视剧《庆余年》和《爱,死亡与机器人》一、二。
相关文章
Sp.
本期主播
Sp.
12
汉那
UCSD认知科学本科在读。心灵哲学、语言认知、科技人文、后人类。写字,摄影,嗜咖啡。游荡者。书呆子。野心家。
12
浩然(季环路啊)
中科院,神经科学/心理学,恐惧,共情,情感与社会,以及想象另一种可能。学术当像鸟,飞向社会的山。
12
刀娘
艺术媒体从业者,神经现实打酱油译者。
「神经漫游」是一档由神经现实团队联合主持的节目,我们试图通过跨学科视角探讨大脑、认知和心智,以及科技、医学和哲学。「神经漫游」将在每个月保持更新。我们也会在今后尝试不同的内容形式,例如访谈、专访和特辑,希望能带给大家更加丰富的收听体验。Stay tuned.
我们强烈推荐你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请选择以下这些客户端:ApplePodcasts/GooglePodcasts/Castbox/Castro/Overcast/PocketCasts/Spotify
我们的RSS链接:
https://feeds.fireside.fm/neuromancing/rss
统筹:汉那、EON
主播:汉那、浩然、刀娘
后期:北方
视频:Leon
排版:小葵花
← 往期回顾(滑动有惊喜) →
深读
1
# 神经美学
艺术到底美在哪里?
2
# 神经科学
喝完防弹咖啡,来套多巴胺戒断,硅谷大佬再为智商续费?
3
4
# 生物学
生命≠活着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本期节目